股东大规模的减持带崩了天合光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月29日,千亿光伏龙头天合光能股价下跌16.34%,总市值跌破千亿,引起了市场的关注。
对于股价大跌的原因,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今日股价下跌主要是5月26日发布的股东减持计划导致。公司公告显示,天合光能刚被股东减持近32亿元后,计划再套现近50亿元。
与此同时,光伏板块也走低,海优新材、钧达股份、金辰股份等股票今日跌幅均超过7%。
股东大规模的减持带崩了天合光能股价,也套牢了一季度重仓该股票的相关主题基金,多位知名基金经理“踩雷”。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共有214只基金持有天合光能,占流通股比例达26.46%。
千亿光伏龙头跳水
5月29日开盘,千亿光伏龙头天合光能快速跳水,盘中股价一度下跌近17%。截至5月29日收盘,天合光能报收于40.3元/股,当日股价下跌16.34%,总市值876亿元。
光伏板块走低,海优新材、钧达股份、金辰股份、固德威等股票今日跌幅均超过7%。
对于股价大跌的原因,《国际金融报》记者以投资者的身份致电天合光能证券事务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今日股价下跌主要是5月26日发布的股东减持计划导致,目前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没有重大事件未披露。对于此次减持对公司产生的影响,该工作人员表示,这是资本市场的操作,对公司经营层面没有任何影响。
消息面上,5月26日晚间,天合光能发布了股东减持计划。公告称,兴银成长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兴银资本”)、兴银资本全资子公司上海兴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兴璟投资”)因自身发展和资金需求抛出减持计划,两家股东为一致行动人。
具体来看,兴银资本拟减持合计不超过天合光能总股本5.23%的股票,即1.14亿股;兴璟投资拟减持合计不超过天合光能总股本0.42%的股票,即921.13万股。
按照天合光能今日收盘价40.3元/股计算,这两家股东拟套现合计49.65亿元。若此次减持计划完成,兴银资本持股天合光能比例降至5.5%,而兴璟投资此次是清仓式减持,将退出天合光能股东行列。
记者注意到,兴银资本和兴璟投资于5月22日刚完成了前一轮减持,套现31.95亿元。天合光能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5月22日,兴银资本、兴璟投资披露的减持时间区间届满,分别减持了天合光能总股本的2.2%、0.22%,减持总金额31.95亿元。
知名基金经理“踩雷”
股东大规模的减持带崩了天合光能股价,也套牢了一季度重仓该股票的相关主题基金。随着光伏赛道的调整,多只光伏ETF下跌超过3%。
2023年一季度末,天合光能被214只基金持有,占流通股比例达26.46%。
其中,华夏基金和易方达基金旗下上证科创板50ETF分别持有天合光能5609万股、1793.73万股,位居第五和第九大流通股东。
“300亿级”基金经理郑澄然管理的广发高端制造在一季度增持天合光能68.86万股,持有2334.05万股,位居第七大流通股东。
“500亿级”顶流基金经理刘格菘管理的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在一季度增持天合光能215.05万股,持有1534.56万股,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
这两位知名基金经理均在一季度选择了对天合光能进行加仓。公募基金一季度的加仓动力或源自于天合光能2022年度的业绩增长。2022年,天合光能实现营业收入850.52亿元,同比增长91.21%;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6.80亿元,同比增长103.9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4.65亿元,同增123.89%。
虽然2023年一季度末,依然有200余只基金持有天合光能,但相较于2022年末,大部分基金经理选择的是离场。2022年末,共有970只基金持有天合光能,占流通股比例达38.55%,而到2023年一季度末,已经有700余只基金清仓该股票。
东方财富数据显示,天合光能今日卖出金额最大的前五名中,有4家机构专用席位,机构席位今日净卖出金额为4.52亿元。
新能源赛道何时翻盘
新能源和光伏赛道自2022年7月份反弹见顶后一路调整至今,整体跌幅较大,估值也一再走低。近期,新能源板块也出现过短暂的反弹,这一赛道已触底?
巨泽投资董事长马澄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单从估值而言,目前新能源的泡沫已得以消化,而光伏的估值则处于较低水位。但即使是这样的走势,依然不能认为新能源和光伏赛道已经见底。
就新能源而言,马澄指出,“鉴于前两年电池碳酸锂价格的不断攀升,使得上游企业不断扩产,致使碳酸锂价格自去年以来大幅下挫,虽然近期快速反弹至30万/吨,但新能源整车的降价潮也使得我们对未来不能有太多幻想。年后至今的新能源汽车降价潮使得利润大幅下滑,行业是否见底,不能轻言乐观。”
光伏板块而言,马澄分析,同样是因为上游硅料不断扩产,使得硅料价格不断下滑,造成电池组件、电池片价格同步回落,这也是压制光伏板块股价走强的主要原因。对于光伏板块,只要上游硅料价格不止跌,同样难言乐观。
“近期新能源板块的反弹,确实释放了较为明确的见底信号。一方面是因为新能源板块整体估值处于近五年的相对低位;另一方面是因为新能源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有望带动下游新能源装机需求的超预期增长。”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对记者分析。
不过,刘有华坦言,新能源板块很难再回到2021年的高光时刻,新能源汽车以及风光等新能源渗透率已经到了一定阶段,很难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新能源板块高速增长阶段已然过去,未来会进入相对平稳增长阶段。但拉长周期来看,新能源板块依旧还是存在大量结构性的机会。
止于至善投资总经理何理认为,新能源行业的高增速向中等增速切换已经完成,估值体系也从PS切换到了PE,因此处于相对便宜的位置,而是否是底部区域,可能更多的取决于市场情绪。“在我们看来,人工智能是目前已知最大的机会,算力、数据、算法与应用都有大机会,属于颠覆性创新的投资机会,而中特估则更多是估值回归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