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延辉
(资料图片)
汽车会成为功能强大的智能移动终端?搁以前,这也许是“天方夜谭”。但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聪明的车”已驶入现实。
豫见智能驾驶,开创美好未来。6月21日,时维夏至,2023中国(郑州)国际智能网联汽车大赛启幕,河南正式迎来智能网联汽车顶级赛事,并通过以赛促产、构建生态,推动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延链成群、集聚发展。
“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这不仅是一场囊括了6项高水平挑战赛事的大赛,更是搭建起了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前沿展示、赛事比拼、交流研讨、智能体验于一体的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
当天上午,“两院”院士、行业专家以及来自头部汽车企业、车联网安全和自动驾驶科技型企业的代表会聚一堂,凝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新共识。
汽车工业发展的4个里程碑是什么?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对接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甫一登台,就抛出这个“考题”。
“奔驰发明了世界第一辆汽车,福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制造流水线,丰田第一次实现了汽车的精准生产,特斯拉把汽车这个机电产品拓展为信息化产品。”谭建荣侃侃而谈。
“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车路协同更适合我国产业化的运营发展。”“用安全可信产品和服务筑牢车联网安全防线。”与会专家纷纷表示。
“当前,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已成为汽车行业技术创新的主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说,“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是建立在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彻底打破了汽车作为移动交通工具的传统概念,成为功能强大的智能移动终端,开辟了更为广阔的产业服务生态。”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新车销售量达700万辆,同比增长45.6%,市场渗透率提升至34.9%。
以宇通客车为例,其基于“人、车、路、云 ”一体化的自动驾驶产品已在郑州、广州、北京、南京、三沙、长沙、重庆、无锡、大连、青岛、惠州等多个城市的开放道路常态化运行,累计安全运行300多万公里,乘坐超10万人次。
据工信部装备司二级巡视员苏葆莉介绍,目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已从小范围的测试验证转入技术快速发展、生态加速构建的新阶段。
“郑州已成为全国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示范新高地”
本次大赛是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参赛规模最大、技术领域覆盖最广的赛事,在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上汽、宇通、小鹏等整车制造企业,百度、新石器、文远知行等自动驾驶企业,共计360支赛队同台竞技。
为什么会选择在河南、在郑州“一决高下”?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河南高度重视汽车产业发展,明确提出抢抓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窗口期,重点培育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努力实现弯道超车、换道领跑,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50万辆。
目前,河南现有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企业600余家,年产整车超过58.6万辆,产业规模达到2600亿元,集聚了郑州宇通、上汽郑州、东风日产、开封奇瑞等16家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拥有汉威、威科姆、华骏、拓普等22家知名物联网骨干企业,具有智能网联汽车的基础平台;培育了洛阳钼业、多氟多、中航光电、远东传动等一批本土骨干零部件企业,形成了从原材料到核心零部件,再到整车、配套设备、物联网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
汽车产业是郑州战略支撑产业。近年来,郑州围绕打造新能源汽车万亿级产业集群,抢抓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建设机遇,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了涵盖传统燃油车、纯电动企业、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多元化产品体系和制造、研发、检测、后市场等产业链条,汽车产能200多万辆,全产业链规模近2000亿元。上海检测中心在中牟设立车辆检测分中心,打造全国领先的集测试认证、示范应用等于一体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中心。
据介绍,河南省和郑州市按照国内外技术标准和测试规范,建成了封闭试验场、仿真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车联网实验室以及具备数字化条件和网联基础设施的开放测试道路,打造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大赛设施。
“本次大赛安排了实车封闭场地和开放道路多场景工况,以及网络安全、车联网通信、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算法仿真等内容丰富的比赛项目,既是对场地功能全方位的检验,也标志着郑州已成为全国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示范的新高地。”付炳锋如是评价。
郑州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大赛为平台和契机,围绕汽车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共性需求,依托大赛新建基础设施,搭建涵盖智能网联汽车全技术链、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研究制定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专项支持政策,加快道路信息化改造、车联网环境部署和智慧交通体系,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